中國新聞社
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(jīng)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



首頁>>新聞大觀>>國內新聞>>新聞報道

著名博導培養(yǎng)“博士”高官 師生雙方名利雙收

2002年03月11日 14:40

  素有“象牙塔”和“凈土”之譽的學術界、教育界,在名利的誘惑下,竟然也出現(xiàn)了令人瞠目的腐敗現(xiàn)象,他們雖然人數(shù)不多,但能量很大,影響極壞。談及目前的學術腐敗,委員們無不痛心疾首。

  原江蘇省政協(xié)主席孫頷委員將學術腐敗的形式作了歸納。一是學術縮水,職稱貶值。學術腐敗分子有的投機取巧,東拼西湊出大部頭著作甚至系列叢書;有的身為領導干部或“學術權威”,不付一點勞動,就給他人的論文或科研成果掛名領銜,充當“主編”;有的弄虛作假,浮躁虛夸,雖然腹中空空,但多大的頭銜都敢往頭上戴,動輒就“世界領先”、“國際首創(chuàng)”;有的還花錢雇人寫報道,出錢作廣告,自吹自擂。更有甚者,剽竊之風吹進“圣堂”,名牌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竟然也抄襲他人著作。

  現(xiàn)在,一些大小干部的名片上都印上了“碩士”、“博士”頭銜,其中有些竟然是該學科的門外漢,如果讓他們戴著這個稱號出國或接待國外同行,不知要鬧出多大的國際笑話。孫頷委員說,有位著名的“博導”,招生目標瞄準了有實力的在職干部,平時不上課,考試走過場,論文找“槍手”,培養(yǎng)了多位“博士”高官,師生雙方名利雙收。

  二是以“學”斂財。少數(shù)學術報刊、學會、協(xié)會之類,已經(jīng)墮落為斂錢工具。他們有的壟斷學報,用論文“創(chuàng)收”;有的收錢評獎,借此牟利。讓人痛心的是,某些名牌院校也弄出偽劣“科技成果”,連一些著名教授、專家也成為一些不法商人的“商托”,特別是某些保健品、食品,依靠研制單位的大牌子和鋪天蓋地的廣告,吹噓其所謂的“臨床實驗”,宣傳其“免疫功能”甚至有抗癌防癌效果,公然欺詐消費者。

  強亦忠、劉振夏委員建議,整治學術腐敗要下猛藥,要營造一種讓學術腐敗無處藏身的社會氛圍。要盡快建立完整、科學的學術評價體系,制定嚴格的評價標準和程序,使評審“硬”起來;要建立健全學術監(jiān)督機制,建立學術評價公示制、公開答辯制、匿名評審制、評審責任制,建立評審專家?guī)旌碗S機遴選制,必要時可采用網(wǎng)絡技術吸收外國專家參與評審;建立科研道德和科學真實性稽查機構,接受學界舉報,查處違反科學道德行為,必要時與輿論單位聯(lián)手,對具體的學術腐敗行為進行揭露;確立法治的威懾力量,出重拳,用重典,對違反法律法規(guī)者,要追究其責任。

  (原載《法制日報》作者:袁成本)




新聞大觀>>國內新聞>新聞報道


新聞大觀| 中新財經(jīng)|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| 中新圖片| 臺灣頻道| 華人世界| 中新專稿| 圖文專稿| 中新出版| 中新專著| 供稿服務| 聯(lián)系我們

分類新聞查詢
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觀點!】帽揪W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