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newpower.cn | 北京時間:2000年02月21日 星期一 |
|
濮存昕和他的父親 濮存昕很小的時候就要經(jīng)常跑到人藝劇場給父親送飯,也經(jīng)常到后臺去玩,或者站在舞臺下仰視,F(xiàn)在每有記者 問到他對話劇的熱愛從何而來,他總會講起這些往事。 合作與爭執(zhí) 濮存昕的父親蘇民,原名濮思洵,解放前參加革命,因工作需要而改名,后來就這么一路叫了下來。他和濮存昕 母親的婚姻,是一個“紅色戀人”式的故事。 蘇老作為話劇演員的名氣,也許遠遠不能和兒子濮存昕相比。不過,我們都能理解,那是一個不同的時代——— —榮譽永遠歸于集體。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,蘇老導演過《王昭君》、《天之驕子》,主演過《蔡文姬》中的周近,以及《雷 雨》里的周萍等重要角色。不料想40年后兒子也扮演了周萍。當北京人藝副院長于是之告訴濮存昕,劇院將重排《雷雨》, 并決定由他扮演周萍時,濮存昕的第一反應(yīng)是“咦,這怎么還能世襲呢?”顯然,這件事已不光是濮家,而是中國話劇的一段 佳話了。 在同一家劇院,扮演同一部戲中的同一個角色,雖然相隔了40年,這仍然是兒子和父親的一次競爭。當然,有 資格對兩代“周萍”進行評判的人,只有為數(shù)不多的那些人藝的老觀眾了。至于在濮家父子眼里,“周萍”也許根本不是被看 作競爭,而是子承父業(yè)的最佳寫照。 而更能直接體現(xiàn)濮存昕———父親———話劇三者聯(lián)系的當然是他們的合作了。1992年蘇民導演話劇《李白 》,濮存昕扮演李白。這是父子倆的首度合作。相互間的熟悉與了解自然使排練頗為默契,這是意料之中的。但是更有意思, 也出人意料的是父子之間往往爭執(zhí)不下。對于很多細節(jié),有時父子倆各執(zhí)己見,而且誰都不肯讓步。分歧最激烈的時候,甚至 晚上干脆不回家,白天就在排練場上見。 《李白》排出來了,它是濮氏父子在藝術(shù)觀上有合作、有斗爭、有理解、有妥協(xié)的一個產(chǎn)物,同時又是他們父子 關(guān)系的一個重要紀念。對蘇民老先生來說,他意識到“年輕人有他們獨特的見解,要擇善而從。對年輕人不尊重是很落后的想 法”;而對濮存昕來說,“當孩子認識到父親的局限性時,他才算是真正成熟了”———這些收獲,也許才是更重要的。 傳統(tǒng)的力量 有一個功成名就的兒子,蘇老是否感到驕傲呢?他淡淡地說,“我無所謂驕傲。成績是他自己努力的結(jié)果,榮譽 是他自己的。我有三個孩子,對于小昕,我很放心! 事實也的確如此。濮存昕今日的成功,除了前面所說兒時受到的一些啟蒙,和父親沒有任何直接關(guān)系。雖然他上 中學的時候已經(jīng)練了些對口詞、快板之類的,經(jīng)常上街頭演出,并且從那時候就覺得自己有些表演方面的天賦,但是“文革 ”使他和那一代年輕人一樣,早早中斷了家庭的依賴。那時候,父親的話劇演員身份對他已毫無意義了,他不可能去考文藝院 校或團體,而只能離開家庭去上山下鄉(xiāng)。“一家人全給拆散了,我在黑龍江放馬,我姐在內(nèi)蒙古放羊,我弟在河北放豬! 在當時,個人的家庭背景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。如果不是濮存昕自己心中始終保存著那一點對表演執(zhí)迷的火種, 如果不是他后來多年不懈的努力,那么他今天也許只是一個出租車司機,或者下崗工人,卻沒有人會對此感到奇怪。即使后來 終于成名,他也經(jīng)歷了太久的等待和忍耐。在黑龍江農(nóng)場他呆了8年;返城后考入空政話劇團呆了9年,卻只演過一個主角, 34歲的時候才開始拍電影、電視,“熬了10多年才有人理我”,那時候“只要有導演對我說去試試鏡,我抬腿就走,但常 常過不了關(guān)。那種壓抑的、被機會捉弄的感覺,我嘗試得多了! 在濮存昕眼里,父親是個典型的學者,腦子里只有藝術(shù)。尤其是父親戲比天大的認真勁兒,濮存昕印象最深。如 果說父親沒有給過他成功的機會,那么,卻毫無疑問給了他成功需要的素質(zhì)。比較起來,后者也許更為緊要。 濮存昕鐘情于話劇,但他的知名度更多來自于影視作品。不過,很少有影視明星還能像他今天這般繼續(xù)對話劇執(zhí) 迷,人藝這些年有影響的話劇里都少不了他,從《雷雨》,到《三姐妹等待戈多》,到最近的《茶館》。這其中的一半原因是 因為話劇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(shù)(至少和影視比起來),還具有一種傳統(tǒng)的力量。 雖然濮存昕的表演和父親那一代已大大不同,但他顯然十分尊重那個傳統(tǒng)。甚至在實驗話劇的熱鬧與喧囂中,自 己也成了更年輕一代眼里的傳統(tǒng)。 也許,這“傳統(tǒng)的力量”是濮存昕成功的秘密所在。就像他所說,“我的氣質(zhì)、形象,是我40多年的經(jīng)歷、讀 的書、吃的虧表達出來的,這和我一生的經(jīng)歷是分不開的。”而和他“一生的經(jīng)歷”關(guān)系最重要的,就是父親和話劇了。(2 月11日《中國婦女》) |
|||
Back to Top | | 新聞大觀 | 中新專稿 | 中新圖片 | 中新影視 | 中新出版品 | 中新論壇 | |
政治透析 | 經(jīng)濟觀察
| 科教文苑 | 社會時尚
| 體育博覽 | 娛樂放送
| 軍事天地 | 兩岸三地 | 神州掠影 | 華人世界 | 國際了望 中新社專稿選介 | 中新社圖文專稿 | 中新社新聞圖片 | 中新社影視產(chǎn)品 | 中新社經(jīng)濟信息 |
|
中國新聞社版權(quán)所有,所刊稿件務(wù)經(jīng)授權(quán) |